永新形蝗食品有限公司

INC神經(jīng)外科-國內(nèi)中文
膠質瘤
聯(lián)系INC
尋求咨詢意見
出國看病咨詢電話400-029-0925

INC為您呈現(xiàn)

神經(jīng)外科前沿資訊

INC > 學術交流 > 學術論文

兒童髓母細胞瘤和毛細胞星形細胞瘤綜合蛋白質組學初步研究

欄目:學術論文|發(fā)布時間:2020-09-18 14:15:14|閱讀: 次|
原發(fā)性腦腫瘤雖然少見,但卻是兒童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約占兒童腫瘤的20%。其中后顱窩腫瘤更為常見,包括髓母細胞瘤(MB)和毛細胞星形細胞瘤(PA)。目前,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

  原發(fā)性腦腫瘤雖然少見,但卻是兒童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約占兒童腫瘤的20%。其中后顱窩腫瘤更為常見,包括髓母細胞瘤(MB)和毛細胞星形細胞瘤(PA)。目前,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是一種獨特的治療方式,通常是放療和多藥化療。

  這種多模式的治療方法正在提高生存率。然而,與手術相關的發(fā)病率仍然很高,包括嚴重的神經(jīng)、神經(jīng)心理和神經(jīng)認知障礙。因此,腦瘤的預后與腫瘤的位置、周圍重要結構或腦功能區(qū)的受累程度密切相關,此外,還與手術切除有關。因此,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對進一步的診斷工具和治療策略有著強烈的需求,既可以降低手術的侵襲性,也可以好轉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

  在這方面,與其他病理學一樣,生物組織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可能是研究兒童腦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分子機制以及發(fā)現(xiàn)潛在疾病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的有用工具。PCF腫瘤被報道為多因素疾病,涉及遺傳易感性和環(huán)境因素,盡管這些腫瘤的形態(tài)和分子異質性已被深入研究,但其病因仍不清楚。MB是小腦原始神經(jīng)外胚層腫瘤,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較具侵襲性的腫瘤之一(WHO 4級惡性腫瘤)。它是兒童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兒童顱內(nèi)腫瘤病變的12-25%),發(fā)病高峰在4-7歲之間,很少在成人中確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的WHO分類包括以下5種組織類型:典型型、纖維增生型/結節(jié)型、廣泛結節(jié)型、間變性和大細胞型。與MB不同,PA被定義為良性病變(WHO 1級)。它是兒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常見的腫瘤,在星形細胞瘤中被認為是預后較好的腫瘤。事實上,PA通常是一種緩慢生長的非浸潤性病變,即使它可能滲透到周圍組織,也很少出現(xiàn)惡性進展。

  到目前為止,很少有研究致力于兒童腦腫瘤活檢組織的蛋白質組學特征。INC國際神經(jīng)外科顧問團成員、國際小兒神經(jīng)外科學會前主席、國際小兒顱底學會創(chuàng)始人及主席、德國INI國際神經(jīng)學研究所小兒神經(jīng)外科主席意大利Concezio Di Rocco教授在其《Integrated proteomic platforms for the compar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dulloblastoma and pilocytic astrocytoma pediatric brain tumors: a preliminary study》論文中,通過2-DE和MALDI-TOF-MS分析了4種不同髓母細胞瘤組織類型的腫瘤組織。本研究顯示,與不同的WHO腫瘤組織類型相關的蛋白質表達不同,只有少量重疊蛋白。同一組報道了一個研究間變性髓母細胞瘤在診斷和放療后復發(fā)時的蛋白表達譜的病例研究。放療使總蛋白含量急劇下降,誘導了一些新蛋白的表達,同時保留了一些保守的物種。在保守蛋白中,stathmin作為攻擊性標志物的作用已得到證實,該蛋白的過度表達與腫瘤的播散有密切關系,這歸因于stathmin作為預后生物標志物的重要作用。

原發(fā)性腦瘤

  專家應用LC-MS和雙向電泳技術,采用自頂向下/自下而上的蛋白質組學方法,對兒童后顱窩髓母細胞瘤和毛細胞性星形細胞瘤進行了比較研究。雖然很少見,但原發(fā)性腦腫瘤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實體瘤,其中髓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的惡性腫瘤,毛細胞性星形細胞瘤是常見的,很少出現(xiàn)惡性進展。由于這類樣本的可得性有限,本研究將其應用于合并腫瘤組織進行初步研究。

  結果顯示了兩種腫瘤不同的蛋白質組學特征,并證明了幾種蛋白質和肽的差異表達。腦腫瘤勻漿酸溶性組分自上而下的蛋白質組學將β-和α-胸腺肽及其截短的蛋白質形式和C-末端截短(des-GG)泛素作為惡性腫瘤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結果在高度惡性的髓母細胞瘤中檢測到。酸溶性組分的自下而上蛋白質組學鑒定了幾種蛋白質,其中一些與酸不溶性顆粒的雙向電泳分析相同。Peroxiredoxin-1、肽酰脯氨酸順反式異構酶A、磷酸三酯異構酶、PKM、β和α鏈、HSP-90-beta和不同組蛋白是髓母細胞瘤的特征,而Ig-κ鏈C區(qū)、血清轉鐵蛋白、微管蛋白β2A鏈和波形蛋白則是髓母細胞瘤的特征。這兩種蛋白質組學策略,各有利弊,在描述腦腫瘤組織的蛋白質組特征和揭示潛在的疾病生物標志物方面相互補充,以便在將來對兩種腫瘤組織類型的單個樣本進行研究時加以驗證。

  結論:在這項研究中,一個基于不同方法的自上向下/自下而上的集成平臺,即LC和2-DE與高分辨率LTQ-Orbitrap質譜檢測相結合,可以初步比較研究MB和PA的蛋白質表達譜及腦瘤常見的影響兒童的年齡和特點。這兩個蛋白質組學平臺在腦腫瘤蛋白質組的特征描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補充,使我們能夠覆蓋廣泛的分子量并揭示有趣的蛋白質組。LC和2de分析方法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允許對每種腫瘤組織類型共同或獨特的幾種肽和蛋白質進行鑒定。全部這些都有助于描述PCF兒童腦瘤蛋白質組:獨特的物種與疾病的特定生物標志物的可能識別相關,而在組織類型之間保存的物種可以提供一個腦腫瘤組織的非特異性分子截圖。

  未來的實驗將致力于驗證我們對兩種腫瘤組織類型的個體樣本的統(tǒng)計數(shù)量的發(fā)現(xiàn),以估計個體間的差異,并確認潛在疾病和惡性腫瘤生物標志物的作用有待進一步驗證。通過這種方式,不同腫瘤分子亞型之間的差異也可以被有趣地揭示出來。在分子靶向治療和個性化藥物的廣泛發(fā)展趨勢中,腫瘤組織蛋白表達譜的研究可以成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識別可能的生物標志物和開發(fā)新的前沿療法的有用工具,特別是在兒童腦腫瘤領域,迄今為止很少有調(diào)查報告。

  原文鏈接:https://www.sci-hub.ren/10.1039/c5mb00076a

  • 文章標題:兒童髓母細胞瘤和毛細胞星形細胞瘤綜合蛋白質組學初步研究
  • 更新時間:2020-09-18 14:11:11

真實案例

[案例] 身懷六甲不幸罹患腦瘤,全切術后5年未復發(fā),母子健康、生活如常

身懷六甲不幸罹患腦瘤,全切術后5年未復發(fā),母子健康、生活如常

2023-09-21 17:29:26
[案例] 近10位患者真實案例,這種膠質瘤可以做“更好”全切手術!

近10位患者真實案例,這種膠質瘤可以做“更好”全切手術!

2023-10-23 11:52:12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