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形蝗食品有限公司

INC神經外科-國內中文
膠質瘤
聯系INC
尋求咨詢意見
出國看病咨詢電話400-029-0925

INC為您呈現

神經外科前沿資訊

INC > 神外資訊 > 神外疾病 > 腦膜瘤

巖斜區(qū)腦膜瘤的治療要點及手術入路

欄目:腦膜瘤|發(fā)布時間:2021-02-23 16:05:25|閱讀: 次|
Cushing和 Eisenhardt認識到巖斜腦膜瘤可以累及幕上、幕下,處理相當棘手,他們的巖骨組病例中有5例巖斜腦膜瘤患者。如何治療巖斜區(qū)腦膜瘤...

  斜坡腦膜瘤、巖斜腦膜瘤和蝶巖斜腦膜瘤的外科解剖特點不同。起源于斜坡上2/3的腦膜瘤,向后推擠腦干,被認為是斜坡腦膜瘤。巖斜腦膜瘤可累及斜坡上2/3,位于Ⅴ對腦神經內側,腫瘤主體位于蝶枕軟骨結合的外側,腦干和基底動脈被推向對側。蝶巖斜腦膜瘤的特點與巖斜腦膜瘤相似,但腫痼沿內側的蝶骨翼累及海綿竇的外側壁。由于小腦受壓而引起的頭痛與共濟失調是較常見的典型臨床表現,長束體征、痙攣性輕癱和腦神經病變也常見。

  如何治療巖斜區(qū)腦膜瘤?

  《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中提到:腦膜瘤的根治方法是手術完全切除腫瘤。手術切除腫瘤程度越高,術后復發(fā)的機會越低。

  1957年, Simpson介紹了腦膜瘤手術切除的5級分類(表625)。I級的復發(fā)率為10%;Ⅱ級的復發(fā)率高出兩倍。 Simpson分類的級別越高,復發(fā)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切除范圍達瘤周2cm,屬于0級切除。研究顯示0級切除凸面腦膜瘤手術后沒有復發(fā);平均隨訪期為5年8個月。1992年, Kobayashi和同事根據手術顯微鏡下切除程度修改了 Simpson的分類標準(見下表)。

斜坡腦膜瘤

  巖斜區(qū)腦膜瘤的手術入路

  如果不治療,這些腫瘤的自然史是大型腫瘤幾乎均導致死亡。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前,手術治療的療效很差,手術死亡率超過50%。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神經麻醉學、重癥監(jiān)護治療的發(fā)展和顱底解剖知識提高,手術切除此類病變,其病殘和死亡的風險已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用外側顱底入路切除巖斜腦膜瘤的原則包括避免牽拉腦干、避免靜脈特別是 Labbe靜脈損傷,通過磨除巖骨脊、切開小腦幕將前、中顱底連成一片。處理該類病變的主要手術入路有后巖骨入路(乙狀竇前經小腦幕入路),通過切除巖骨尖的中顱底前巖骨入路或兩者聯合,聽力喪失者,可行全巖骨入路。

  腫瘤累及巖斜區(qū),侵犯中腦周圍或腦橋周圍結構,可采用巖骨入路。如病灶累及更前方的床突區(qū)和頸內動脈池區(qū),應考慮采用擴大巖骨入路。巖骨人路暴露上述區(qū)域有以下優(yōu)勢:到達上述區(qū)域的手術距離比乙狀竇后入路短,小腦半球和題葉牽拉少,保護神經結構(即Ⅷ、Ⅷ對腦神經)??梢员Wo內耳結構(即耳蝸、迷路和半規(guī)管),保護重要靜脈竇(即橫竇和乙狀竇),也保護 Labbe靜脈及其他顳葉靜脈和基底部靜脈。

  顱底入路需要特別仔細地關顱,水密性關閉硬膜可以避兔腦脊液漏。可用自體移植的闊韌帶筋膜來擴大修補硬膜。帶血供的骨膜移植為顱底重建提供了主要的保護層,帶血管的顳肌移植也能為大型顳底入路提供強有力的重建材料。微平板固定系統可以提高美容效果,在顴弓區(qū)和上頜骨區(qū)效果明顯。

  相關資料信息來源: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 

  • 文章標題:巖斜區(qū)腦膜瘤的治療要點及手術入路
  • 更新時間:2021-03-24 16:42:34

真實案例

[案例] 國際顱底手術教授INC法國Froelich教授大型巖斜區(qū)腦膜瘤手術圖解紀實

國際顱底手術教授INC法國Froelich教授大型巖斜區(qū)腦膜瘤手術圖解紀實

2023-08-03 15:50:55
[案例] 較大腦膜瘤長在大腦鐮旁、大靜脈竇“零后遺癥”全切,術后5年沒有復發(fā)

較大腦膜瘤長在大腦鐮旁、大靜脈竇“零后遺癥”全切,術后5年沒有復

2023-12-06 11:18:49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