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形蝗食品有限公司

INC神經外科-國內中文
膠質瘤
聯(lián)系INC
尋求咨詢意見
出國看病咨詢電話400-029-0925

INC為您呈現(xiàn)

神經外科前沿資訊

INC > 神外資訊 > 神外疾病 > 脊索瘤

顱底脊索瘤質子治療的系統(tǒng)評價

欄目:脊索瘤|發(fā)布時間:2020-07-17 17:03:29|閱讀: 次|
顱底脊索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圍毗鄰眾多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使得外科治療較為困難,原位復發(fā)或殘留腫瘤再生長的比例較高。盡管部分脊索瘤患者有較長的生存期,但是超過50...

  顱底脊索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圍毗鄰眾多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使得外科治療較為困難,原位復發(fā)或殘留腫瘤再生長的比例較高。盡管部分脊索瘤患者有較長的生存期,但是超過50%的患者會因為復發(fā)或者轉移播散而預后不良。近年來,隨著多項技術手段和設備的應用以及發(fā)病機制的深入研究,脊索瘤的治療取得了較多的進展。

顱底脊索瘤

  當手術達不到全切除,可通過輔助質子治療的方法進行,這是一種粒子療法,其使用質子束照射患病組織,比較常見的是治療癌癥。質子治療相對于其他類型的外部束放射治療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作為帶電粒子,劑量可以在狹窄的深度范圍內沉積,并且進入,出口或散射的輻射劑量較小。

脊索瘤

  在一篇對顱底脊索瘤質子治療的臨床研究中,研究專家針對病變的局部控制率和決定顱底脊索瘤復發(fā)的因素,系統(tǒng)地分析了該治療的適應癥和預后,此外還收集了與治療相關的輻射誘發(fā)的副作用的數(shù)據(jù)。

  根據(jù)PRISMA指南,研究專家使用三個數(shù)據(jù)庫PubMed、Embase和Cochrane對相關文章進行了文獻搜索算法。納入和排除標準用于評估1980年至2018年之間發(fā)表的全部已鑒定研究。

  該研究對11個類別進行分析(n=511例患者),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齡為47.3±5.8歲。初始治療時的術后放射平均劑量為71.1±3.1 Gy。平均隨訪時間為45.0±17.5個月。在此隨訪期內,有26.8%的患者復發(fā),平均復發(fā)時間為34.5±15.2個月。從1級(輕度皮炎)到4級(顳葉壞死和視覺障礙),大量患者經歷了副作用。

  據(jù)大量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質子治療脊索瘤的5年總生存率為85%,大大延長患者生命。質子治療脊索瘤副作用少,使正常組織不受或少受照射,保護腦部重要器官免受損傷,降低正常組織副反應發(fā)生。

  質子治療的適應癥除了脊索瘤,對一些腦部良惡性腫瘤、脊髓腫瘤、腦血管疾病、頭頸部腫瘤、眼部病變、胸腹部腫瘤、兒科腫瘤等均有較好的療效。質子對于兒童及青少年癌癥的治療有較好的敏感性,更能合適提升兒童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

  • 文章標題:顱底脊索瘤質子治療的系統(tǒng)評價
  • 更新時間:2020-07-17 17:02:02

真實案例

[案例] 孕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治療進展|INC國際巴特朗菲教授手術報導

孕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治療進展|INC國際巴特朗菲教授手術報導

2023-09-23 23:25:43
[案例] 近萬人在線觀看巴教授國際疑難手術全程直播

近萬人在線觀看巴教授國際疑難手術全程直播

2023-09-24 16:09:10

相關閱讀